欧美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经近百年的发展,已形成6种成熟的合作模式,具体为:“提供者与接受者、博物馆主导、学校主导、社区博物馆学校、博物馆附属学校、第三中介者”。
(1)“提供者与接受者”,由科技博物馆单独策划设计教育项目,学校从中选择适合在校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教授。
(2)“博物馆主导”,是指科技博物馆主动邀请教师共同参与教育规划,并培训骨干教师,学校与馆方成为合作伙伴,科技博物馆和学校处于等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的博物馆和学校正式建立了合作关系,制定了有效的合作方案。
(3)“学校主导”,由学校主动向科技博物馆提出教学构思,双方沟通配合,达成共同设定的教学目标。
(4)“社区博物馆学校”,在社区中设立学校,以各类科技博物馆为主要资源,学校老师扮演主导角色,组织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学习。
(5)“博物馆附属学校”,整个博物馆即学校,博物馆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利用博物馆资源对学校师生教授各类课程。
(6)“第三中介者”,由博物馆与学校之外的第三方机构为主导角色,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提高场馆尤其是一些博物馆、科技馆非正式学习的教育作用。因此,馆校结合成了学校和场馆之间的联系纽带。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实行科普场馆与学校教育的互补与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国近年来兴起的研学活动、小学课外科学活动多是借助于科技馆、博物馆已有的教育资源开展的。通过开展“科技馆进校园”的试点工作,基本达到其项目目标:一是科技博物馆在科学教育工作中跨部门协作意识得到加强,合作模式和基础初步建立;二是科技博物馆尝试以项目的方式推进科学教育活动,以场馆的资源带动科学教育活动;三是科技博物馆从业人员能力建设受到各单位的充分重视。
一是学校与场馆合作存在着非均衡性、临时性、不稳定性等情况,学校缺乏“馆校合作”的热情。一些学校和场馆的合作不是自发性的,更多的是依赖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有些学校为打造自身特色品牌,提升知名度,选择与场馆开展合作,但这种合作很多是临时的、不稳定的,无法实现学校与场馆深层次、稳定的合作,更无法为课后服务制度的健全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后续发展的动力。部分馆校合作缺乏系统性、主题连续性,与学校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衔接不够密切,有些仅停留于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或者狭义的场馆课程资源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学校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的具体需求。学生在参观学习过程中走马观花,无法开启主动的知识建构,无法进行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很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深入而全面的发展,无法为课后服务制度的完善提供系统支撑。三是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合作。部分场馆仅提供传统的展品展示、开放参观等服务,教育职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数字化场馆教育资源的开发不够,加上学生受制于安全、师资力量、场馆开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课后很难进入场馆参观学习探究,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课后服务的空间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