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文昌大道东段2号,成立于2010年12月,是周口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243.80亩,总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其中博物馆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高65.5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自2011年7月1日开放以来,周口市博物馆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河南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
周口市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传承历史,启迪未来”。从建筑外观来看,主体建筑外形古朴典雅,与周边的文化艺术中心相互映衬,成为周口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内部空间规划方面,充分考虑观众的参观体验。通过合理布局和精心规划流线,观众可以轻松且愉悦地穿梭于各个展厅,在欣赏展品的同时感受周口历史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设有五个常设展厅,以时间轴为脉络展示周口的历史发展。
人文肇始:集中展现三皇伏羲、女娲、神农的伟大功绩,还有豫东周口地区原始文化的独特风采,这一展厅能让观众深切体会到周口古老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大道幽微:重点陈展老子的事迹、《道德经》的不同版本,以及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宫出土的文物。从这里可以领略道家文化的深邃与博大。
三代华章:借助两周时期陈国、长国和楚都陈的文物与史实,展示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莽原鸿爪:展示从秦汉至元代周口的历史轨迹,让观众感受到岁月变迁中的沧桑与发展。
逐波兴埠:主要陈展明清时期周口三川汇流、漕运兴埠的历史,生动再现当时周口作为水上交通枢纽的繁荣盛景。
馆藏珍贵文物达2000余件,其中一些展品极具特色。 华夏第一石磨盘,它是远古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见证,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智慧,是研究早期人类活动的关键物证。 仰韶文化涡纹彩陶罐,其涡纹图案精美独特,体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制陶工艺,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西周长子口附耳带盖圆鼎,造型庄重,鼎在古代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这件圆鼎对于研究西周的政治、礼仪制度以及青铜铸造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清代五彩透雕十八罗汉云龙纹天球瓶更是镇馆之宝。这件1954年由河南省沈丘县文物管理所捐赠而来的文物,高41.5厘米,口径6.5厘米,腹围75厘米,腹部呈圆球形状,玉璧底内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方形篆书款。瓶颈有苍龙绕颈,瓶身布满五彩祥云图案和十八罗汉形象,镂空部分凹凸有致,立体感强。瓶上的十八罗汉,神态悠然自得,衣纹随风飘扬,整个画面寓意和谐美好,融合了中华文化和西亚佛教文化精髓,是清代晚期景德镇窑圆雕瓷器的杰作。
在展陈中积极引入新科技。例如推出数字文创产品,像清代五彩透雕十八罗汉云龙纹天球瓶的数字藏品,观众可通过网络在线考古,感受中华雕刻与烧造艺术的魅力。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综上所述,周口市博物馆承担着传承历史文化和启迪未来的双重使命。凭借其独特的设计思路、多样的展厅类型、特色鲜明的展品以及新科技的应用,为公众搭建了一个了解历史、感受文化、启迪智慧的优质平台。并且,该博物馆每年举办或承办多种临时展览,如2024年10月1日周口华威博物苑联合周口市博物馆举办的汉画考古传拓体验活动。还经常开展展览进基层、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积极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博物馆免费开放,但需要提前预约门票,可通过进门扫码预约。未来,周口市博物馆将继续坚持“传承历史,启迪未来”的理念,不断创新展陈形式和手段,为观众带来更精彩的参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