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博物馆的前身是1950年筹建的川南博物馆,1984年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于2024年成功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目前,馆内共有藏品15039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864件,藏品涵盖26个门类,尤以书画、石刻和酒类文物最具特色。
泸州市博物馆的设计以“传承历史,弘扬文化”为核心,将泸州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与现代博物馆的展示理念巧妙融合。从外观上看,建筑大气而庄重,既展现出泸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简洁与时尚。内部空间的布局充分考虑观众的参观体验,通过合理规划参观流线,营造舒适的观展环境,并设置丰富的互动体验区域,让观众能够轻松愉悦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魅力。
中心馆区:这是博物馆的核心部分,主要展示泸州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反映泸州古代文明的文物,也能看到近现代历史风貌的展品,全面地了解泸州的历史脉络。
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专注于朱德元帅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的展示。馆内通过珍贵的文物、照片和史料,生动地再现了朱德元帅在泸州的生活和战斗场景,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集中展示泸州丰富的石刻艺术资源,例如宋代石刻、汉代画像石棺等。观众在欣赏精美石刻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泸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常设展览:泸州市博物馆设有“江风酒韵——走进名城泸州”、“泸城之子——蒋兆和的艺术人生”、“泸地集雅——馆藏精品书画展”、“朱德在泸业绩展”、“泸州宋代石刻陈列”等常设展览。这些展览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泸州的历史文化、名人风采和艺术成就。
明代青铜麒麟温酒器:1986年于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竹桥村出土,是全国仅此一件的孤品。温酒器以麒麟为造型,大小尺寸比例恰到好处,造型优美精致。两侧圆鼓对称相呼应,体内镂空,饮酒时炉膛内放木炭,将酒杯盛酒置于圆鼓内,随水温加升而温酒,不仅工艺精湛,还蕴含深厚的酒文化内涵,被誉为“酒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山林晓居图轴》:由著名画家髡残(石溪)所作,是馆内最知名的书画藏品之一。石溪(1612 - 1692)的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这幅画作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充分展现了石溪苍莽高古的山水画特色。
汉代画像石棺:泸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棺数量居全国之冠,泸州市博物馆馆藏汉代画像石棺18具。石棺画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像“春米”等是人民劳动的真实写照;“象戏”、“乐舞”、“博戏”等是民间日常娱乐活动的生动再现;浩大的车马出行图体现墓主人对身后奢华生活的企盼;还有伏羲、女娲、西王母等神话人物,是研究汉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数字化展示: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数字化技术,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汉代画像石棺的展示中,利用AR技术让观众能够“走进”石棺内部,近距离观察画像的细节,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智能导览系统:博物馆配备了智能导览系统,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获取详细的展品信息和解说内容,实现自助式参观。同时,系统还能根据观众的参观习惯和兴趣推荐相应的展品和展览,提高参观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互动体验区: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如文物修复体验、石刻艺术雕刻体验等。观众可以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和艺术的乐趣。
综上所述,泸州市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展示教育、学术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它承载着泸州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是展示泸州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通过精心的设计思路、多样的展厅类型、独特的展品以及新科技的应用,为观众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历史与艺术之旅。随着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它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成为泸州乃至全国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