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5年编写的《科技馆体系下科技馆教育活动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中指出科技馆教育活动从狭义上来讲是指科技馆开展的各种科普教育或科普交流活动。它有着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基于展览、展品及其资源开展的教育活动;
2.基于教室、实验室、活动室、工作室、报告厅、剧场及其资源开展的教育活动;
3.基于网络及其资源开展的教育活动;
4.基于影视及其资源开展的教育活动;
5.基于自然环境及其资源开展的教育活动;
6.基于科研、工程、生产环境及其资源开展的教育活动;
7.基于其它平台及其资源开展的教育活动。
1.展览辅导类教育活动(展品辅导、展览讲解、参观学习单等);
2.科普培训类教育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
3.科学表演类教育活动(趣味科学实验表演、科普剧和其它科学表演);
4.对话交流类教育活动(科普类讲座、报告会、脱口秀、科学家与公众对话等);
5.科学游戏类教育活动(角色扮演游戏、竞技游戏等);
6.科技竞赛类教育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发明竞赛等);
7.科技考察类教育活动(自然、环境野外考察与科研、工程、生产现场考察等);
8.综合活动类教育活动(夏/冬令营、“科技馆进校园”“科普日”等)。
由于展览是科技馆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教育平台,同时也是科技馆区别于其他博物馆、教育机构、传播机构最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因此国内外科技馆界也根据是否基于展览资源对教育活动进行概括性的分类:
1.基本教育活动(基于展览、展品资源的教育活动);
2.拓展性教育活动(除基于展览、展品资源教育活动之外的其他各种教育活动)。
本文所开发的科技馆教育活动,是第一种分类中的基于教室、实验室、活动室、工作室、报告厅、剧场及其资源开展的教育活动。